找到相关内容107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范古农答:寺内供关帝,其故何欤。

    问:寺内供关帝,其故何欤。   范古农答:因关帝亦为护法神也。按天台四祖智者大师传,载大师荆州毕容人,随开皇十二年,旋乡说法以范古农答地恩,初至当阳,望沮漳山色堆蓝,欲卜清溪以为道场,意嫌迫隘,遂上金龙池北百余步,有一大木,中虚如庵,乃于其处趺坐。一日天地晦冥,风雨号怒,妖怪殊形,条忽千变。有巨蟒长十余丈,张口向内,阴魔陈列,炮石如雨,经一七日。师悯之曰,汝所为者生死众业,贪著余福,不自悲悔,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811161265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吃素食之人,为何还会听到吃素鸡、素鱼、素排、素三层肉等等,若如此,是否心地不清净之嫌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当今的佛教界在台湾宝岛最为盛行,远胜过诸多宗教,这是大众有目共睹无争的事实。   诸君应明白,素鸡、素鱼、素排、素三层肉等等之素料,是做生意的老板方便权宜,好让素料花样众多,迎合大众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64412948.html
  • “不迎不拒”的正念观照

    根据《四念处经》的特殊教导:观察诸法而不抱任何成见,只是保持正念地观察,不作任何评论,不对你正在观察的对象采取任何态度。这样,在正念观察的光芒下,这个对象的本性就得以显露出来,你就会悟入奇妙的真理,如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等等。在这种修行中,既没有对对象的贪著和追逐,也没有对它的压抑,这就是“清净观”的无诤之道。既没有渴望,也没有厌恶。我们的心理感受就是我们自己,因此,我们不要去压抑它们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5555609.html
  • 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(二)

    ;对恶、丑之‘色’则会产生厌恶、憎恨之心。以此类推,由耳根、鼻根、舌 根、身根,诸根所识的声、香、味、触。如果各自的境或对象是美的、善的,便产生贪著、 爱恋之感,反之,是丑的、恶的,则生起厌恶、憎恨之心,故此,谓之为“爱、憎二取(执) 之魔’。由于这种在诸感官之境中真实存在,而就此生起的贪著、爱恋、憎恶,已真实地挂 碍、牵帛诸根,即各感受器官遂侵犯了众生有情,且构成束缚世间有情,即轮回流转之基因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0467103.html
  •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

    ,即对自己喜欢的境界所产生的染著心和占有心。  当我们的心被燃烧的贪婪占据时,就会失去对行为的制约,为满足贪欲而无所不为。因为贪著财物而不择手段;因为贪著女色而坑蒙拐骗;因为贪著地位而结党营私;因为贪著虚名而自赞毁他;或者因为贪著别人的所有,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,以谄曲、奉承的手段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   贪的范围更是十分广泛,《成唯识论》曰:"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"。"有"是三有,即欲界、色界和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0140098.html
  • 念佛应防魔

    近来修行的多有著魔的事故发生,这都是由于躁妄心,急于希望有感通、有胜境出现。应该知道,不要说一般的境界是魔所现,就是胜妙境界,只要生起贪著喜爱的心,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,对修持不会有丝毫的利益;又何况多数境界未必都是胜境啊。 出现境界 假使对佛法有涵养的人没有躁妄心,见到了各种境界不加理睬,如同没有见到的一样,不生欢喜贪著或恐怖惊疑的心情,那末,不要说是胜境的出现...

    法雅

    |佛|魔|念佛|防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518342511.html
  • 以佛法的观点看科技问题

    感官所面对的各种享乐情境(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),在数量及种类上都大为增加,在“吸引力”上也大为增加,人们对这些情境的“贪著”也将大为增强,要摆脱尘境的诱惑将比以往更为困难,要了脱生死那更不用说了。 ...注意使用佛法的空观或如幻观,以免贪著境界沦落恶道。在运用科技成果时要同时考量到慈悲心,以免引发怨气而受到科技之害。 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科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132507573.html
  • 悲心的所缘与行相

    讲述了十类悲心所缘。   一、炽燃众生:“炽燃”指欲火炽燃,即贪著五欲的众生。欲界众生对五欲生起强烈的贪心而无法自主,缘这一类众生,心想:这些众生心无满足,贪欲的烈火在心中炽燃,无法自主,真可哀悯!...在各种我见、我所见的恶见中,以颠倒邪见的束缚无法趣向解脱,也是可悲众生。   七、食毒众生:“毒”指有漏禅味。贪著有漏禅味的食毒众生,把有漏的四禅、四无色定当成解脱和真实的安乐,完全堕在贪著禅乐中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菩提心|悲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2012120648.html
  • 六度的生起次第、胜劣次第、粗细次第

        一、生起次第   六度生起的次第:若能布施,对资财不顾恋、不贪著,便能受戒;若具足戒律,防护三门恶行,便能安忍怨敌的损害;若有安忍,心不厌舍一切难行,修道退转的因缘微少,便能引发精进;若能昼夜勤奋精进,便能引发正定,内心堪能安住善所缘;若心一缘专注而不散乱,便能如实通达真实。   从反面观察:以贪著受用之故,便无法舍家受戒;以不能禁止身口意诸恶行之故,便无法安忍损害及众苦;以不能安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六度|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3134027064.html
  • 菩萨的心

    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,菩萨则将生命当作自度度人的工具,使用工具、珍惜工具,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。菩萨不恋生死,不畏生死,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,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,没有...。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,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。同样都有五阴组成的生命,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,菩萨则将生命当作自度度人的工具,使用工具、珍惜工具,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1954433.html